(1)多由慢性泪囊炎引起的急性发作。
(2)局部外伤所致鼻泪管阻塞和慢性泪囊炎。
(3)先天性鼻泪管阻塞引起。
(4)急性原发性细菌感染所致。
(5)致病菌以葡萄球菌为主,其次为肺炎双球菌和链球菌。
1、局部:泪囊局部组织表现为急性蜂窝织炎、充血、肿胀、发热剧疼,重者可引起上下睑及鼻梁部肿胀,结膜充血水肿、流泪加剧,继则形成脓肿,可有波动,若穿破皮肤则形成瘘管。炎症消退后通过瘘管,脓液由筛或鼻腔排出。
2、全身方面:全身发烧、血像增高,头痛,下颌淋巴结及耳前淋巴结肿大,压痛等不适。
1、常有慢性泪囊炎史。
2、泪囊部高度红、肿、热、痛,重者同侧面部鼻部红肿,耳前及颌下淋巴结肿大、压痛,伴体温升高、全身不适。
急性泪囊炎3、脓肿穿破皮肤,可形成泪囊瘘。
诊断要点
(1)常有慢性泪囊炎病史。
(2)以泪囊为中心,局部红、肿、热、痛,肿胀可蔓延到眼睑、鼻根部及本侧颊部。
(3)耳前及颌下淋巴管肿大及压痛。
(4)患眼有异物感和有结膜炎的热感。
(5)可有体温升高、白细胞增多等全身表现。
(6)患眼内眦以下泪囊区有红肿及压痛。
(7)轻压泪囊区可见脓液由泪小点回流。
1.泪囊部红、肿、热、痛,重者可波及上下睑或面颊部,颌下及耳前淋巴结可肿大。可伴体温升高,全身不适;
2.数日后肿胀软化形成脓肿,波动感,破溃、炎症消退,常形成泪囊娄,娄道阻塞又可急性发作。[1]
应与睑脓肿、睑蜂窝组织炎、麦粒肿、泪囊部的血管神经水肿等相区别。而泪囊冲洗可通畅无阻。且其他各种疾病又有其主要特征,故一般诊断并不困难。
麦粒肿
急性泪囊炎急性泪囊炎是一种泪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。由于鼻泪管被堵塞,泪囊里面的泪液不能排出,潴留的泪液成了细菌生长、繁殖的场所,形成慢性泪囊炎。有些慢性泪囊炎炎可向周围扩散,急性发作,成为急性泪囊炎。因此急性泪囊炎多由慢性泪囊炎引发,只有少数一开始就为急性炎症.有时由于泪囊遭到外伤,或在泪道探通中造成假道,或在泪囊手术后细菌感染,也可形成急性泪囊炎。急性泪囊炎时,局部皮肤红肿、疼痛、压痛明显,炎症可扩散到颊部、鼻梁和眼睑等处。
当扩散到眼睑时,会被误认为是麦粒肿。其实麦粒肿是眼睑上的疖子,它是长在眼皮上的,我们常叫做“针眼”、“偷针眼”。麦粒肿是由眼睑的睑板腺或毛囊及其附属腺体感染引起的。麦粒肿初起时又红又痛,35天后可化脓,待脓排出后,红肿消退,胀痛缓解,再过几天就可完全痊愈。
可见急性泪囊炎与麦粒肿的发病部位是不一样的,压痛部位不同,而且症状也不完全相同.急性泪囊炎在数日后也会形成一个脓腔,破溃排脓后炎症迅速消退,但常在泪囊前留下一瘘管,且多数久治不愈,这一点也与麦粒肿不同。急性泪囊炎早期症状与麦粒肿相似,但它们的起病原因不同,发病部位不同,预后不同.因此只要细心检查是不难识别的。
(1)炎症早期可用足量磺胺或抗生素。
(2)患眼可用热敷或鱼石脂软膏局部涂敷或给予抗菌素眼膏或软膏涂擦。
(3)脓肿形成时可去医院行切开引流术。
(4)反复发作或瘘管形成不愈合者,应在炎症控制后3个月至半年施行泪囊鼻腔吻合术和泪囊摘除术治疗。
1、局部热敷或涂鱼石脂软膏,如若成熟可切开排脓,并加引流。炎症消退后,按慢性泪囊炎处理。
2、炎症早期给磺胺,抗生素全身应用。
1.局部热敷或涂鱼石脂软膏,如若脓肿成熟可切开排脓,并放置引流条。炎症消退后,按慢性泪囊炎处理。
2.给予磺胺类、抗生素等药物治疗。